出國旅遊只要有人的地方,走到那裡都離不開宗教聖地。
在東方看的是寺廟、道觀,在西方逛的是教堂。
而知名的聖地往往又會成為當地的藝術收藏的殿堂。
今天參觀的聖地還多了一個更特殊的角色,
它曾經也是西藏政治集權中心。

西藏的第二天,走訪了集藝術、宗教、政治於一身的~布達拉宮。
 

他的特殊從要入門參觀的手續就顯得與眾不同。
票要前一天才能買、進門有二道手續檢查票及身份證、每天進入的人數要管控、什麼時候入門參觀由管理人員通知、一個領隊只能帶十個人。我們一團十人,被通知九點到布達拉宮等候通知。於是,我們有的是時間在前方廣場找好的景點拍照。

 

在廣場等待的同時,這一幕的誠敬顯示了信仰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有多重要!
在布達拉宮外圍有著一群人順時鐘的繞著整個布達拉宮走。

直到十點半我們才被通知十一點入門參觀。
在進入之前,我們被再三交待,不準談及任何與政治、宗教有關的話題。

 

早上的天空灰濛濛的,襯不出天的寛闊。但仍不減布達拉宮依山而建的雄偉壯觀。
四周圍群山圍繞,而布達拉宮就坐落在正中央,就像坐落在一朵蓮花的中心。

 


布達拉宮最初於吐蕃王朝興建。並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1961年,成為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下往上看著依山而建的之字形步道像似托著主要中間的紅色大殿。整體建築顏色有紅色、白色、黃色。也分別象徵著莊嚴、吉祥、與圓滿。

 

早在六世紀前由吐蕃王朝建立的宮殿,在歷經戰火的洗禮與改朝換代,直至十七世紀再由達賴喇嘛修建而成。除了主體結構之外,部份城牆就是由這種蘆葦桿做材料,除了減輕結構的重量,還能吸震、冬暖夏涼。

 

整體建築結構上窄下寛,城牆厚度從最上方的2米到下方的5米不等,而且厚度持續增加中。
會增加的原因,是每年都會由民眾供奉的牛奶、白糖攪拌成糊狀,從上方淋下來附著城牆上。

 

在宮殿內部偶爾會看到這樣的空間,由此可知牆壁的厚度有多厚。

 

整個布宮有著1000多間寢室、僧舍、及大大小小佛殿、靈塔,上下左右穿捘著。
導遊說如果沒有人帶領走進去是會迷路的。

 

隨著世代的變遷與開放,現在的布宮不再有這麼多的修行者。因此,許多地方早己空下來沒有人居住了。
 

斑駁的外牆、無人跡的小徑、與比鄰而絡驛不絕的遊客形成強烈對比。
很難想像在全盛時期的布達拉宮曾經容納僧眾達25000位之多。

 

布宮正前方的廣場。
邊走邊聽解說的同時,其實心情很奇妙。
在一個遊客眾多的佛教盛地,有人旅遊參觀、有人虔誠的頂禮膜拜。

 

進入室內之前都會有一大塊非常厚重用犛牛毛編織而成的布。
用來阻絕日光強烈紫外線的直射造成壁畫、佛像、飾品的破壞。

 

在門上都會掛有這樣的五色金剛結,可以為人們帶來平安吉祥的祝福。

 

白宮因外牆為白色而得名。為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並且為十三、十四世達賴喇嘛處理政務的地方。
這裡等級森嚴,只有高級僧俗官員才被允許進入。殿內包括朝拜堂、經堂、習經室和臥室等,陳設均十分豪華。
外面廣場則是達賴喇嘛觀看戲劇和舉行戶外活動的場所。

再接下去的行程完全是寺內的介紹,一律不準拍照、攝影。不準帶帽子、墨鏡。女生穿裙子不準進入。
所以,有機會就親自走上一趟布達拉宮吧!

 

 

整個布達拉宮內部走完出來己經到了後方,天空露出了誘人可口的藍,可惜無法再回到前面廣場親自為布達拉宮留下倩影。
 

山後的布宮還是有著屬於它的氣勢。
布宮有計劃在幾年後不再開放參觀,因此每年開放參觀的人數己經持續遞減中。

 


看著成群的人潮,回顧著布達拉宮的過去,興盛與消失此起彼落。
興盛的是物質的崇拜,消失的是心靈的追尋。

成、住、壞、空~誰也躲不過。

arrow
arrow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