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比賽前要寫一份自己擅長領域的觀點,所以才有這篇文的產出。

 

11441  

敝人於2004年開始接觸研究易經陰陽五行思想。
2007年開始對儒家思想產生興趣。
並於2015年通過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商師執照。
擅長領域在於情緒管理、儒家思想、易經、陰陽五行。

 

概念:

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物,卻擁有著相同元素。
都以「因、果」為循環定律,皆是「一體兩面」的人生觀點。
前二者以思想、情緒為基礎探討「內在心性修為」。
後二者以環境、能量為根基探討「外在時空應用」。
「內在心性」影響著對「外在時空」的看法。
「外在時空」影響著「內在修為」的觀點。互為因果,一體兩面。

 

思想影響對外在環境的認知,而外在環境也形塑了思想的模式。正合了易經所談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的道理。

 

情緒影響著人類能量的展現,而能量的高低卻也決定了情緒的層次。也就是中庸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境界。

 

11477       

綜合了以上的概念,思想、情緒、環境、能量又相互交錯產生不同的知識領域。涵蓋了領導統禦、管理學、影響力、習慣行為學、吸引力法則、執行力⋯⋯等等。瞭解了原理架構,才能精準的分析探討根本的原因為何,以及如何透過適當的方式來加以調整轉換,才能更有效的做好學習方針。

 

這些領域統合來說屬於「人格特質」部份,也就是一個人的基本的性格、思維。瞭解自己了,才有能力去瞭解他人,進而在二者之間找到適當的溝通方式、經營模式。這也是兵家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

 

這些學習也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在探索的路上,也曾經上過許多課程,但總是感覺欠缺臨門一腳,而感到不足。有幸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遇到好的老師來幫我指點解惑、重整分析,因而瞭解了其中的奧妙。這也是我踏入教學領域最重要的的信念,實踐儒家的「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教學的方式,來逐次強化學習者的核心能力,並且協助學習者平衡發展相關領域。

 

 11454  

習的態度:

在培訓課程中,我最常以論語學而第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來作為引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個學不是在學校的學,而是生活方方方面面的學。而且不只學,還要能習-實際操作,從行動中學習。在學的過程,借由實際操作而獲得新的體悟、靈感,相信這種豁然開朗的經驗大家都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住遠方的朋友來找你,你能開心幾天?頂多三天就忘了。更何況遠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誰會有遠方的朋友呢?因此,這個遠方就不是地理上的遠,而是時間上的遠。例如:你在崗位上堅持的一個觀點、想法,或者曾說過的一句話,在過了許久之後被上司認同了、被理解了。那種快樂可能到你老了你還會提起「想當初⋯⋯」。這段要我們體認的是,在實踐理想的過程,你有可能面對不同的想法、聲音,但如果是真理,經過時間的淬練終究能證明,重點是你能否持續堅持並且行動,直到獲得認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如果你到死之前,都無法獲得被認同的話。你也不會因此而沮喪、難過。這不也是君子的修養嗎?這段談的是生命的價值與選擇。如果這是你的選擇,就不用在意能否被人所認同。孔子到死之前,思想並未被認同,但卻在今時世界各國都爭相研究拜讀。這也是孔子在世時所沒料想不到的。

 

這三段是一體,不能分開只看一段。這是必須要不斷提昇生命旅程,也是自己的功課。從自我學習、探索。到對自己的瞭解、肯定、到堅持、進而從容面對世事。完全掌握自己的思想,情緒,才有可能展現個人魅力在生活、職場上去面對他人而有所成就。

 

 11449  

期許:

在培訓的路上,一直以「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來提醒自己不斷學習相關技巧、觀點,並且懂得等待時機、創造時機、開始行動。更要謹守著「智慧過早,常有誤解」的態度來謹慎求知、學習。最後還要以「君子不器」來提醒自己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也不在意成就大小,才能更專注於如何促使學員產生行動,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

 

人一輩子最大的修行,其實都在情緒的修養、管理。也就是如何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狀態。

 

而最終極的情緒管理,其實是對生命價值的體認與察覺。他可以使人更沉著穩重的設定屬於自己的方向,並且在完成的過程中,去提昇應該具足的技巧與能力。或者去協同相關人員的合作。即使遇到任何困難、挫折,都能提起勇氣去面對,克服。

 

我~如是自我期許。

arrow
arrow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