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女人露著胸部,衣衫不整的老人吸允著她的乳頭。


 

《西門與佩羅》魯本斯油畫作。

首次進入博物館的人們看到這幅畫大多數都表示驚訝,有些人嘲笑和諷刺。怎麼能把這樣的畫掛在博物館門口?但是波多黎各國家的人在這幅畫面前都肅然起敬,或者感動流淚。

露著胸部的年輕女人就是他的女兒,衣衫不整的老人就是她的父親。畫中的西門是為波多黎各的獨立而奮戰的英雄,卻被國王監禁在監獄裡。被判"禁食"刑。老人將慢慢死去,臨終前剛生完孩子的女兒來監獄探望父親。看到父親消瘦的軀體,解開自己的衣裳,將自己的乳汁給予父親,不願父親成為餓死鬼。同樣的一幅畫,有些人諷刺和嘲笑,有人卻感動落淚。不知道這幅畫真正涵義的人會嘲笑,但知道它背後的真正涵義之後會沉默。

 

思想創造你認為的實相。

我們看待外面的世界如此,同樣的,我們對於別人看我們的感覺也是如此。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

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中說到:「杯子是半滿還是半空的?」這不是討論正面思考與否的事。更重要的是「這是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結果是因我而來的。如果你有個想法讓你感到痛苦、讓你不自在、讓你無法產生行動、讓你不能活的更好,那你就該想想更重要的事:「如何把這想法移出大腦?」

如果在每一個當下都能回來原點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對我有什麼好處?

如果事情可以解決,那它可能會是什麼?」「如果事情可以更好,那答案會是什麼?

相信我。你的大腦永遠都有答案,只要你持續問他。

 

arrow
arrow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