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專屬的開運管家
滴水閤品命館、高雄八字算命、學八字、陽宅風水、占卜、開運改運、命名改名、跨業整合、教育培訓、身心靈、個人教練、生涯規劃、跨業整合、LINE ID:genkitoy

科技人文雜誌37期

在台中市成功輔選立委和總統大選的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委張逸華,為人謙虛,處事圓融,在基層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張逸華待人處事進退有據,除了平時的修為之後,他還有一樣鮮為人知的興趣,或者說是技能,「算命」。張逸華精研子平八字學十多年,這項特殊的嗜好幫助他在黨工的工作上化解不少阻力,也幫助過不少周遭的人。


■文/楊順發.圖/笠銓攝影



學者出身的張逸華實在很難跟命理扯在一起,他回憶年輕時候從花蓮到台北讀書,經常從新公園前的十多個算命攤前路過,有一次,有一位命理師叫住他,他一時好奇和對方聊起來,這位命理師從他的八字便看出他的兄弟姐妹很多,讓他感到很不可思議,他很想去深入了解命理的奧妙,不過,後來因為功課和工作的緣故,始終沒有機會進一步接觸。直到民國85年,國民黨在一連串的選舉失利後,工作遇到挫折,他才決定學習命理做為第二專長。


姓名、八字相同的人為何命運不同?


於是他拜在子平八字學派的門下,十多年來花了很大的工夫鑽研,頗得真傳。有人認為算命是一種迷信,但他深入鑽研之後,才了解到命理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它其實是一門很深奧的統計學、哲學和心理學。命理不迷信,真正迷信的是人心,幾乎所有人算命都是為了「沒有的想要擁有,擁有的想要獲得更多及避免失去」,大多數人誤以為只要透過命理師的「指點」就可以達到目的?其實不然!

儘管命理師可以透過改名、調整風水,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但這些方法或許能減緩八字的沖剋,但真正能改變命運的並不是這些。很多人問他,為何八字、姓名相同的人命運會不同?當初他也有相同的疑問,他從子平八字學中找到答案,原來出生的八字好壞是上輩子種的因,這輩子得到的果,要改變後天的命運就要努力修為,依此類推,這輩子的努力程度也將決定下輩子出生的八字好壞。


如何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君王幾乎都會懂命理之數,就連聖賢之人也都會對天地定數了然於胸。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現在的人不能學習過往聖賢之人,學習對天地有所瞭解呢?


今天從『了凡四訓』開始這個話題!^^不知道這本書的朋友,或許上網去看看,主要是『了凡先生』如何改變命運,並且希望子女奉行的家訓!

『了凡四訓』一文共分了四個段落,『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後面三個段落是改變命運的方法,也是執行的過程!而今天要談『為什麼要學命理?』的部份,要從第一段的『立命之學』開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立命之學這個段落,再來看後學的心得囉!


 

立命之學這一段落中大概就把了凡先生一生的際遇簡略說明了。



了凡先生這一生遇到二位貴人。第一位是精通命數的孔先生,將他從放棄仕途的選擇中給找了回來,也告訴他這輩子該享有多少祿、貴、富、壽,因此讓了凡先生有了信心走上仕途之路。但這信心也因為漸漸瞭解到『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無奈而變得消極。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是戊子年。廖姐說:今年要唸地母經!從那天起我們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持誦一遍地母經。


安排劍湖山行程的時候,突然發現附近就有一座地母廟。就想說,最近都在唸地母經了,要不來拜訪看看。點照片進去看,又發現原來早在二年前和月慧禪寺訪靈山時就曾經來過這裡了。

建德寺地母廟又稱為 "靈台山建德寺",座落在古坑鄉荷苞山的山腰上,與慈光寺同為荷苞山風景區中的兩大名寺。

地母廟創建於清光緒34年,期間經過數次修整,一直到民國58年再度重建整修,才有今日的規模。正殿主奉地母至尊,,號為宇宙之母,掌管地上所有神明與事物,與天公同尊,故在地母廟上香奉祭時先向地母上香,不同於一般寺廟先拜祭天公。兩側牆上雕繪有地母娘娘顯靈拯救眾生的神蹟典故,殿頂的藻井更是雕工細緻,獨具匠心。


寺廟前建有「八卦掌地球九龍池」,九條泥塑的彩龍以八卦池為中心。


池上的柱頂撐起一個地球,球頂則有地母娘娘及八卦圖,象徵至高無上的地位。

文字介紹剪輯自旅遊導覽



地母經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貳零零捌年陸月壹日,結束督導考核的第一天,我和東震的家人到劍湖山來個二天一夜遊!


要去玩是我說的。但選擇要來劍湖山世界則是我家那上線說的。
我的第一反應是:人要認老,別老是去玩嚇自己的活動。
第二是想:你根本不敢玩,啊去劍湖山是要幹啥咧...?

調氣比較久的果然比較厲害。
經過一番波折,最後還是來了劍湖山世界。
在新聞宣佈豪雨特報的第三天。


奔浪水世界。是劍湖山世界四月份新的遊戲區。


這像極攝影棚的地方是水世界樓梯下來的轉角。
非拍不可的地方。


水世界裡頭只有四項設施可以玩..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吳琬瑜.張漢宜  出處:天下雜誌 390期 2008/01



冬天六點半,天光漸漸亮。台北國父紀念館廣場已被各種早起團體分隔得體無完膚,充滿活力與朝氣,沒有一絲黑夜的猶豫、遲疑或浪漫的氣氛。

做瑜珈的人佔據了大門口的草皮,貼在地上做魚式動作。廣場的中央放著響亮的音樂,一群人使勁地跳舞。不遠處有一群人跟著老師做太極導引,緩慢中呼吸與使力,各佔地盤。

當然還加入每天都來報到的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在十二度的低溫中,穿著無袖黑色背心練跆拳道,跑三千公尺。「不要覺得辛苦,英雄是打出來的,功夫是練出來的,」郭特利認為天天早起能夠鍛鍊紀律與堅毅的性格,才能打出奧圖碼在全球投影機市場第二名的品牌之路。

晨型人來了!

有人早起鍛練意志力。

新任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二○○四年是首爾市市長,當時他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運動一小時,閱讀一小時,從不間斷。這位種過田、當過建築工人、市場清潔工、現代建設CEO的總統,早起的習慣鍛鍊堅韌的意志力,當選之後提出的政見是「無論如何,都要拚經濟!」希望能帶領韓國在十年內,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有人早起悟人生,發揮創意。

今年初才開畫展「花甲」的蔣勳,連續八年夏天在法國巴黎畫畫。蔣勳提起這一次「花甲」的繪畫狀態和過去大不相同。過去好像要抓住短暫的夏日時光,畫得很急也很亢奮,到了六十花甲,生命面對一個週期的完成,覺得有一種領悟的安靜,生命也不再只是短暫青春的眷戀,不再只是夏日時光的亢奮,「每一個清晨,從黎明日出的微光看花,靜坐在花前,像參悟生命的來日方長,是歲月的老花,是頭髮的花白,但是也是生命的燦爛之花。」這一次他只畫了六張畫,但是其中兩幅已經被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與聯電集團的創辦人曹興誠收購珍藏。
蔣勳最黃金的工作時間一直是早上六點到九點,排除任何電話與干擾,九點之後,覺得已經專注工作三小時,之後的時光就隨心所欲。

有人早起追求健康。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顯爸爸說的,照片不能刪!再醜、再不怎樣都不能刪,因為~那都是回憶!


這是今天意外發現的照片!待會再說照片故事..

先說這幾天的心情..

最近終於感受到南顯爸爸說這句話的心情了!

最近看到南顯爸爸部落格寫到法雅客,才驚覺『對喔!啊我那時的照片咧...?』因此,這些天一直在活在找照片日子裡!

說找!是因為之前照片都分散在各台電腦,再者是時間一久又常搬家就檔案東一塊、西一塊的,完全沒有機會把所有照片做個統整。這次真的感受到回憶『即將』遺失的失落感!

到目前為止,我的2005年是空白的!><"那一年最重要的回憶是『澳洲之旅』!


很謝謝小魚兒一直有幫我備份資料的習慣!居然能幫我找回2004年剛接觸攝影時,第一次參加24小時馬拉松攝影比賽時的照片。雖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作品,但回憶是無價的!我們還說過要一起辦一場『好攝之徒』的攝影展咧..^^

當然,好攝之徒至今還沒有下文。倒是南顯爸爸己經辦了好幾場攝影展了!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到國外去辦道,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的事。但卻發生了..^^


就因為咱家上線的一句話:『下次跟我去泰國辦道吧!』造就了我的機緣。
所以,其實我一直是個很聽話的下線咧...^^


這次浩浩盪盪的將近五六十位工作人員。也是泰國法會以來最多人參與的一次。


坐飛機的時候我一定會拍美美的天空。
真的!很美。


清萊。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據說距離寮國邊界不遠。
咱家的世明佛堂在那裡算是豪宅吧..


泰國也是一個佛教國家。家家都會供養僧人。
每天早上在門前擺上小桌子,擺上供品。等僧人到家裡。膜拜、供佛、再由僧人廻向給主人。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還敢吃生食嗎?^^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繫上一條黃絲帶吧!一份善念都可以感動天地!




可以讓我們發揮愛心的地方很多,看你的選擇囉!^^

相信世界因為有你會更美好!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欲知世上刀兵刧,但聽屠門夜半聲!

聖經創世紀第一章29節云:
『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蔬菜,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凡留下來的你門都可以吃,唯獨帶血的肉,你們不能吃。』 
利末記第十一章41節:『凡地上爬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
42節:『凡用肚子行走的,和用四足行走的,或許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們不可吃,因為是可憎的。』 
43節:『你們不可因什麼爬物,使自己成為可憎的;也不可因這些使自己不潔淨,以致染了污穢。』
44節:『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南海古佛云:
「奉勸世人早吃齋,人性物性一處來,忍心殺食同胞肉,將心比心實可哀。」

南海古佛:
『孫子娶祖母,姑姨鍋內煮,豬羊坐上客,子打父皮鼓。』


古云:

滴水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